——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筚路蓝缕,励精图治。安徽财经大学统计学科始建于1959年,1985年成立计划统计系,2001年更名为统计学系;数学学科2002年开始招生,2003年成立信息与计算科学系。2005年合并统计学系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成立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大数据学院),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440人,研究生312人。

现有经济统计系、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应用数学系、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中心、实验实训教学中心5个教学组织和管理统计研究中心、环境经济政策评价研究中心,能源、经济与环境复杂系统研究中心等6个科研机构和应用统计、数据分析(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数学建模和大数据分析四个学科实验室。

立德树人,潜心育才。学院是安徽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院系,注重“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有机结合。学院现有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据计算及应用6个本科专业,经济统计学、理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应用统计和数学5个硕士授权点;统计学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学科,连续多年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前20%。经济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和应用统计学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学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共荣获国际级、国家级奖项268项,省部级奖项379项,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07项、省级47项。学院学生升学深造率和就业率长期位居全校前列,2024年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8%,升学深造率达到26.05%,位居全校第一。

砥砺奋进,人才强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00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4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76.19%。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教育教学奖一等奖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安徽省“江淮文化名家”领军人才1人、青年英才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4人,安徽省“教坛新秀”3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46人。

交流融通,深度合作。学院先后与合肥海关、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华为ICT学院、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中联企业管理集团、深圳市维度统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实践教育基地,逐步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四个一”实践教育体系;多名生赴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加州理工大学伯克利分校、南安普顿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圣地亚哥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深造。

立足新时代,把握新机遇,学院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强院”战略为牵引,不断提高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矢志奋斗开拓进取,为人类福祉、社会进步、科教发展和国家富强作出更大贡献!


院长寄语


院长简介:

夏万军,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院长。

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投入产出与大数据分会副会长;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市场调查与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安徽省统计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教学名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次、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4次。曾先后主持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其中省级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3项。在核心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要研究方向收入分配和大数据应用。

院长寄语:

亲爱同学们: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六月,你们即将迎来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验——高考。在此,我代表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向你们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和最热烈的欢迎!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大数据学院)是学校最早成立的学院之一,历史悠久、学术氛围浓厚,在统计学、数学和数据科学等基础性人才培养中不断开拓创新,已成为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始终秉承“诚信博学、知行统一”的校训,努力培养厚德、弘毅、求是、笃行品格,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这里,你们将接触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参与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与优秀的师长和同学共同成就梦想!我们诚挚地邀请广大学子报考安徽财经大学,热忱期待拥有大数据梦想的广大学子来到统数学院,与我们一起探索数学的奥秘,领略统计的魅力,绘就数据的蓝图,开启一段精彩的大学之旅。

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期待在美丽的曹山脚下、龙子湖畔与你们相遇,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篇章!


名师风采


宋马林,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低碳发展与碳金融实验室主任。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教育教学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担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Scientific committee of Inter-Univers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Programme。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经济。


崔连标,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副院长、低碳发展与碳金融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清华大学访问学者,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江淮文化名家”领军人才,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批安徽省高校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安徽省教学名师和省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全球多区域季度动态CGE模型的领衔开发者,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8次,7份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主要讲授《统计学》《回归分析》《试验设计》等课程,研究方向为能源环境经济学、绿色金融等。



李小胜,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安徽财经大学龙湖学者,在《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南开经济研究》《经济科学》《财经研究》《统计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数理统计与管理》和《Energy Economics》等发表多篇文章。主要讲授《统计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经济统计学。

 

汪凯,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副院长。

安徽财经大学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数学会理事。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 Reviews》、德国数学文摘《Zentralblatt MATH》特邀评论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项,安徽省自然科学、高校项目6项,主持省级教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科研、教学获奖11项。主要讲授《随机过程》《概率论》《常微分方程》《高等代数》《高等数学》《微积分》等课程,研究方向为随机微分方程。

 

李超,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实验实训教学中心主任兼教务处副处长。

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北伊利诺伊大学(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高级访问学者或访问学者。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0余篇。现为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经济与金融统计分会常务理事。主要讲授《统计学专业综合实验课》《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数据挖掘》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统计、大数据分析、综合评价方法。



杨烨军,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副院长。

安徽省线上教学新秀,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安徽省高校重点项目、全国统计学科项目各1项,主持安徽省教研项目3项,出版著作2部,省级教学科研获奖9次。主要讲授《统计学》《统计学专业综合实验》《运筹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大数据统计分析。


赵鑫,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为安徽财经大学特聘教授。

安徽省“江淮文化名家”青年英才,安徽省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连续两年入选爱思唯尔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和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8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9份资政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或单位采纳。主要讲授《统计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减污降碳、绿色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


李彦君,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现为安徽财经大学特聘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安徽财经大学“龙湖学者”,获2024年度安徽省数学青年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员,以及国际著名SCI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Cryptography and Communications》《Advances in Mathematics of Communications》等匿名审稿人。主要讲授《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积分》《最优化方法》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密码学、编码学、组合数学、离散数学等。



杰出校友

施建军,1978-1982年在安徽财贸学院(现安徽财经大学)计划统计专业学习,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现兼任中国教育审计学会会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财经教育分会理事长。先后在《管理世界》《统计研究》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5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等30多部,主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共3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项;共培养了80多位博士研究生、300多位硕士研究生;被IET基金会和北大方正集团授予“中国大学杰出校长奖”。

 

栾剑洪,男,1984年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计划统计专业,现任江苏大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监事,大千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期以来,栾剑洪热心和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先后捐赠累计1600万元,发起设立安徽财经大学“大千讲堂”学术论坛,目前已邀请国内外学术大家开展讲座67场,为学校搭建起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校科学研究水平。

 

朱启贵,男,1987年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曾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委员,现任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兼任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长江三角洲经济研究分会副会长、上海市金融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统计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金融学会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统计研究》编委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4项等。



 专业介绍

(一)经济统计学

1.专业名称:经济统计学

2.专业代码:020102

3.专业学制:四年

4.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5.专业概况:经济统计学(Economic Statistics)是经济学与统计学交叉融合的专业,专注于统计分析原理与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安徽财经大学经济统计专业是安徽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7人。本专业以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培养具有扎实经济学、统计学理论基础,出色的数学和经济素养,熟练掌握现代统计方法和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善于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具备较强数据挖掘分析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6.培养特色:经济统计学专业紧跟时代热点,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数字化、信息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经济统计学专业致力培养能够适应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学院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实验和实地调研等形式,学生能够将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概念和方法。此外还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经济统计学要求学生既具备经济学的素养,又具备统计学的技能。通过掌握经济学理论,学生能够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理;而通过掌握数据分析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学生能够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主要课程:《时间序列分析》《国民经济统计学》《企业经营统计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应用随机过程》《抽样调查技术与应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等。

8.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9.毕业生去向:政府统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教育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

10.社会实践:本专业学生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依托学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多措并举,致力于培养了解社会,有一定动手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1.专业名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专业代码:080910T

3.专业学制:四年

4.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5.专业概况: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Data Science and Big Data Technology),简称数据科学或大数据。安徽财经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成立于2018年,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7人。本专业旨在培养面向大数据时代以计算机科学、统计分析为基础,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研究领域,具备经济、金融、数据结构、数据智能计算、信息处理、程序设计、数据分析等领域知识,能推动并引领未来全球“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跨领域研究、设计、开发以及可持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6.培养特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不仅涉及数学、统计学等基础知识,还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领域。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和应用,同时强调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习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并通过实践项目和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院通过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大青鸟等企业联合对大数据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活动,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能够适应数字经济和大数据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7.主要课程:《机器学习》《并行计算与分布式系统》《大数据技术与机器学习应用》《商务智能与数据可视化》《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高级机器学习》《高级数据库应用》。

8.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能在工商企事业、政府、金融、医疗等相关部门从事数据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智能分析与决策。能在IT业从事数据管理与开发。能担当数据分析师、数据架构师、算法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软件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工程师等工作。

9.毕业生去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主要涉及大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挖掘和应用等方面,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以从事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数据产品设计等专业技术工作,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在金融、医疗、教育、电商等各个行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10.社会实践:本专业主要依托华为ICT学院、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本专业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实习活动,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开拓学生视野,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生产活动中,激发学生持续学习新理论、新方法,不断追求创新和进步。


    (三)数学与应用数学

1.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

2.专业代码:070101

3.专业学制:四年

4.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5.专业概况:数学与应用数学(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是高科技时代各种科学技术和交叉学科的核心专业。安徽财经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2005年设立,2015年获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获省级特色专业,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硕士生导师6人。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够运用数学基本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适应数学与科技发展需求进行知识更新,具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在数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或在教育、科技、经济金融、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

6.培养特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学生在学习基础学科理论的同时,还需要学习应用数学课程,如运筹学、控制论等,这些课程涉及实际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应用能力。学院注重学科竞赛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三个一”的学科竞赛育人模式,如数学建模竞赛、统计建模等。依托专业知识学习和学科竞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

7.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实变函数》《数学建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大数据技术与机器学习应用》《统计学》《近世代数》《计量经济学》《随机过程》等。

8.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行业数据分析工作,各类学校数学教学工作,也可以从事软件设计、工程计算、网络安全、国防科技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9.毕业生去向: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以从事教育与研究工作,如:高等院校、中小学或其他教育机构从事数学或相关科目的教学科研工作,可以在金融机构承担如金融分析师、量化分析师、风险管理师等,也可以在高新科技公司从事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职业,利用数学和统计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技进步。应用数学因其专业的独特优势,在金融、科技、咨询、政府和企业等多个领域大有作为,就业前景广阔。

10.社会实践:本专业主要依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如华为ICT学院、南京博纳睿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等,积极充分利用校政、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条件和机会,致力于培养契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四)统计学

1.专业名称:统计学

2.专业代码:071201

3.专业学制:四年

4.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5.专业概况:统计学(Statistics)是关于数据的方法论学科,提供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各种方法;是研究如何测度、收集、整理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有关信息的数据,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数量规律的方法论科学,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安徽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徽省特色优势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和统计软件的应用能力,具有坚实的数学与外语基础,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观察、分析、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同时有一定的专门领域知识,能够适应不同领域统计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6.培养特色:统计学专业是安徽财经大学传统优势专业、安徽省特色专业,2019年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统计学专业所在的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拥有应用统计、数据分析(CATI)与数学建模3个实验室,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经济统计分析实验室;省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应用统计与数据分析;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济大数据分析;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数据分析与数学建模。实验室设施完善,拥有本科教学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和主流的统计软件,实验教学设备有较高的更新率,能充分满足专业教学科研需要。本专业紧跟时代热点、理论实践并重、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等方面。这些特色使得经济统计学专业能够培养出既具备理论素养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7.主要课程:《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统计计算与统计软件》《国民经济统计学》《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运筹学》《非参数统计》《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

8.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能在银行、证券、保险精算、互联网等领域,以及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量化建模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工作。

9.毕业生去向:统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一般为从事数据分析师、统计师、金融分析师、市场研究员、咨询顾问、科研和教育等工作,在政府机关、学校、金融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任职。

10.社会实践:本专业依托合肥海关统计分析处、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等实践教学基地,有组织进行学生专业社会实践教育,并以专业社会实践为抓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五)应用统计学

1.专业名称:应用统计学

2.专业代码:071202

3.专业学制:四年

4.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5.专业概况:应用统计学(Applied Statistics)是统计学与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生物医药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安徽财经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7人。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数据处理、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及相关交叉学科基础,紧跟学科前沿,注重塑造学生数据分析综合能力,为适应未来各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培养特色:突出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理学等跨学科互相交叉渗透的特点,强化应用场景的针对性,学生不仅掌握统计学专业知识,还具备多领域综合素养,能够跨学科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数据驱动的行业需求。

7.主要课程:《时间序列分析》《应用回归分析》《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应用随机过程》《生物统计》《试验设计》等。

8.毕业生去向:可攻读数理统计、统计学、数据科学、应用经济学、生物统计等方向的硕士学位。就业方面,金融领域:可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事风险管理、数据分析、投资决策等工作。企业:在各类企业中从事市场调研、销售数据分析、运营管理等工作。医疗卫生与生物科技:在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医药企业等单位,从事生物统计分析、临床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等工作。科研与教育:在科研机构和高校从事统计学相关研究与教学工作。信息技术领域:在互联网企业、软件公司、通信运营商等单位,运用统计方法处理大数据,进行用户行为分析、算法模型评估、数据挖掘与预测等工作。

9.社会实践:学生有机会进入各类企业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的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工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依托学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参与社会调研活动,锻炼学生的调查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增强对社会现象的洞察与理解。


(六)数据计算及应用

1.专业名称:数据计算及应用

2.专业代码:070104T

3.专业学制:四年

4.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5.专业概况:数据计算及应用(Data Computation and Application)是数学、统计学和信息科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理科专业。安徽财经大学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是学校为顺应数字化时代而设立的新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硕士生导师6人。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数学和数据科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科学和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备数据建模、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处理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数据分析、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等领域实际问题的复合型应用理科专业人才。

6.培养特色: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需求而设立的交叉学科专业,它融合了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我校统计学是安徽省高峰建设学科,统计学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省级一流专业。本专业充分利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优质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数据计算相结合,培养具备数学和统计学理论基础、数据和计算思维、创新和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能力的数据计算专门人才。

7.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数学建模》《数据科学概论》《并行计算与分布式系统》《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数据结构》《数据挖掘》《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8.就业方向:当前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作为连接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关键桥梁,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力与广阔的前景。毕业生不仅能够在大数据分析技术层面和人工智能应用层面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够在政府机关、金融、互联网等领域从事各类大数据平台运维、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挖掘等相关工作,或者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9.毕业生去向:政府部门、交通医疗部门、互联网和金融领域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数据计算相关的工作。

10.社会实践:本专业主要依托华为ICT学院、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南京博纳睿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充分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条件和机会,致力于培养了解社会,有一定动手能力且契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财子故事


高跃,中共预备党员,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21级统计学专业学生,2025年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元证券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7项、学习优秀一等奖等单项奖27项;曾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等AB类赛事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3项;主持安徽省大创项目1项、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1项。现已被推免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毕业生寄语:“亲爱的学弟学妹,你们正站在青春与梦想交汇的璀璨时刻,每一份努力都如同星辰般照亮着前行的道路。作为曾经的你们,我深知这段旅程的不易与宝贵,但请相信,无数个日夜的奋斗,不仅是为了那张通往未来的通知书,更是为了铸就坚韧不拔、勇于追梦的自己。愿你们以平和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让这段经历成为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祝愿你们心怀梦想,脚踏实地,未来可期,光芒万丈!加油,胜利的曙光已在前方!”



 

徐向龙,中共党员,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2022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生。曾获得“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在校期期间,曾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在院学生会、院主持团、统计建模协会等学生组织任职,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省级二等奖”等奖项。毕业后考取选调生,现任阜阳市临泉县谭棚镇张新庄村党组织书记助理。

毕业生寄语:“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作为一名老学长,一名从你们中间走出,如今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选调生,我有很多心声要和你们分享。回首高考,这场淬炼不仅让我们羽翼渐丰,更在灵魂深处点燃火种,照亮此后每一步征途的晨昏线,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将是你们展翅高飞、探索世界的广阔天地。希望你们能够珍惜时光,苦练本领,拓宽视野、完善人格,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基层是了解国情、民情的最前线,也是青年锻炼成长、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在那里,你们将有机会亲身参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用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期待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看到你们熠熠生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