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我院“千村”调查实践队走进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新村镇朱庄村,开展以“洞察乡村现状,精准助力振兴”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千村”调查活动,采用“问卷调研+实地访谈+场景观察+团队协作”的多维模式,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实践调研,为探索贴合当地实际的振兴路径贡献青春力量。
调研前,团队集中学习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系统钻研调研方法,并对基础问卷进行预调研,结合村民的认知水平优化问题表述,确保问卷内容通俗易懂、贴合实际,为实地调研做好了充分准备。抵达朱庄村后,调研工作有序展开。在问卷调研环节,团队选取了涵盖不同年龄、职业和收入层次的典型农户,耐心指导填写调研问卷,同步详细采集村庄整体信息,从家庭人口结构、就业情况到产业收入、公共服务需求等,都做了细致记录。访谈过程中,团队兵分两组,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诉求。团队成员和返乡创业村民促膝长谈,倾听他们在融资、市场开拓等方面遇到的困境;陪留守老人拉家常,了解他们对医疗服务、文化活动的具体期盼。同时,团队还实地走访了村内的高标准农田、灌溉设施、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所等场所,直观了解产业发展的硬件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行状态以及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针对农产品电商参与率不足、公共服务供需匹配度不高、返乡创业人才少等问题,团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构建“种植基地+合作社+电商”协同模式,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打造区域品牌;出台返乡创业“政策包”,吸引人才回流;盘活文化活动中心,优化“互联网+医疗”服务等。部分建议已被村“两委”纳入年度发展计划。
此次实践既是高校学子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也为皖北同类乡村提供了可借鉴的调研模式。通过实践,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复杂性,更明晰了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用专业知识为乡村发展赋能,彰显了高校社会实践服务基层的价值。
(撰稿:张一;一审:秦元芳;二审:张楠;三审:李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