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所学融入服务“三农”的伟大实践,近日,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碱基互补配队”实践团奔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荆山镇菜园社区,以“解码乡村振兴‘皖北样本’”为主题,开展了为期15天的深度调研实践活动。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产业一线,通过入户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观测等扎实工作,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万余字,所提4项针对性发展建议获得当地政府高度认可并采纳,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与智慧力量。
专业赋能助力产业兴农,数据调研服务精准决策
实践团充分发挥学院在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优势,聚焦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瓶颈与机遇,开展科学精准的调研工作。团队成员足迹遍布菜园社区、8家专业合作社及15个家庭农场,深度访谈农户120户,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280份。队员在调研中深有感触:“我们特别关注一二三产业融合对乡村振兴的引擎作用。实地考察发现,菜园社区创新打造的‘荆山菜园’产业联盟模式,有效整合资源,显著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团队运用专业数据分析方法,为当地产业发展精准“把脉”,形成的报告和建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产融合激活乡村动能,文化科技注入内生动力
调研发现,菜园社区积极探索三产融合发展新路,成效显著。其特色“农田课堂”研学项目年均接待中小学生超5000人次,直接带动周边5家农家乐年均增收60余万元,实现了教育与经济的双赢。村民刘大妈欣喜地分享:“现在在合作社打工有工资,土地流转有分红,收入比以前自己单干翻了一番都不止!”同时,实践团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与科技赋能。成员们走访省级非遗“怀远花鼓戏”传承人徐老爷子,参与工作室排练,助力非遗活态传承;在社区文化广场组织“乡村振兴大家谈”议事会,吸引200余名村民参与,凝聚发展共识;特别策划并推广“智慧菜园”APP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数字技能,为乡村插上信息化翅膀,激活了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知行合一践行青年担当,实践育人结出丰硕成果
此次怀远之行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的社会调研,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社情实践课和深刻的思政教育课。团队成员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深化了对国家战略的理解,提升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身感受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团队将建立常态化调研机制,持续跟踪关注怀远发展,推动调研成果落地转化,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和激励更多青年学子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王偲瑾;摄影:陶梦萍;一审:秦元芳;二审:张楠;三审:李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