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我院“千村寻梦 乡振启智”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以“乡村振兴 ‘千村’调查”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地探寻小岗村的发展变迁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当年农家”:触摸历史脉动,思考精神传承
调研首站,实践团队走进小岗村“当年农家”体验区。队员们通过实地探访,深切感受“大包干”带来的历史变革与乡村活力。体验区以实物展陈、场景还原为载体的方式,将“大包干”历史转化为可感体验,让改革精神成为鲜活记忆,为乡村历史文化传承提供了范例。茅草房与瓦房对比的直观呈现、18个红手印签字场景的还原,生动复刻了村民“敢闯敢试”的勇气。凤阳花鼓、淮河大鼓等非遗表演,展现了乡土文化魅力,也体现了红色改革精神与民俗的融合。
沈浩纪念馆:扎根奉献的当代丰碑与振兴引擎
来到沈浩纪念馆,馆内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实物展品,展现了沈浩一心为民、扎根基层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成为小岗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建馆不仅因他重塑了小岗发展路径,更因其“一心为民、扎根基层”精神成为乡村振兴动力源。如今纪念馆与“大包干”旧址等构成旅游体系,辅以“智慧小岗”数字平台传播红色故事,持续赋能乡村经济与精神传承。
连接历史与现实:探寻精神根脉与振兴密码
此次小岗村之行,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国情体察,更是学校连接理论课堂与社会实践的坚实桥梁。实践团成员们沉浸于这片改革热土,亲历了从“大包干”的破冰勇气到沈浩精神的时代丰碑,再到红旅融合的振兴新篇,小岗特色发展之路跃然眼前。
实地感悟小岗村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澎湃脉动,青年学子们深受洗礼。他们表示,将带着对改革精神深层内涵的理解和对乡村振兴复杂性的认知,将实践所得转化为求知的动力与行动的责任,努力为新时代乡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撰稿:王心如;摄影:陈曦;一审:秦元芳;二审:张楠;三审:李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