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社会实践】思想铸魂育新人 大别山下探新路——“红韵新声”调研队赴金寨开展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实践

发布者:施晓梅发布时间:2025-07-18浏览次数:10

  为探寻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路径,7月6日至7日,我院“红韵新声”调研队深入安徽省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与大湾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暑期专项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深挖乡土记忆:大湾村的红色基因“活态”传承

  调研首站,团队走进大别山腹地的大湾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队员们通过实地观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深刻感受到基地在活化红色历史方面的创新实践。基地摒弃简单说教,巧妙运用实物展陈与沉浸式情景还原,将厚重的革命历史转化为可感可触的生动故事。独具匠心的方言标语墙”和融入大别山民俗风情的珍贵老照片,成功地将红色历史深植于独特的乡土文化记忆之中。这种“从灌输到共情”的转变,使红色精神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流淌在乡土肌理中的鲜活养分,为红色教育基地的差异化、在地化发展提供了宝贵样本。

  聚焦革命叙事:金寨博物馆的“深度”讲述

  来到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调研队将目光投向地方革命史的深度挖掘与现代表达。队员们发现,该馆在叙事策略上进行了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的时间线平铺,转而以关键战事为叙事核心,精心构建问题链”引导观众深入思考历史的脉络与抉择。馆内珍藏的革命文物结合高清影像技术,逼真重现战斗场景与细节,让那段峥嵘岁月变得触手可及,有效拉近了历史与观众的距离。这种聚焦核心事件、强化问题意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深度讲述”模式,显著提升了历史的感染力与教育效能,为革命史的高质量呈现树立了标杆。

  擘画创新蓝图:红色基因永续传承的实践担当

  此次金寨之行收获丰硕,不仅为我院思政课实践教学积累了鲜活素材,更深化了队员们对红色文化创新传承的理解。队长刘诗凡在总结中表示:“红色文化要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关键在于实现从‘要我听’到‘我要听’的转变,金寨博物馆的微观叙事和大湾村的乡土融合实践,正是这种转变的有力探索。”

  展望未来,“红韵新声”调研队将合肥、内蒙古等地展开调研,探索科技赋能与多民族视角下的红色记忆创新表达,通过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为我院培养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提供实践支撑,彰显我院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探索与担当。

(撰稿:刘诗凡;摄影:丁一辰;一审:秦元芳;二审:张楠;三审:李亚州)